新生兒濕疹,又稱“奶癬”,中醫古籍也稱“胎癬”。新生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、由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,通常在生後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,是發生在嬰兒頭面部的急性或亞急性濕疹,一般情況下,可在短期內治愈。皮損以丘疱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,有滲出傾向,反復發作,急、慢性期重疊交替,伴劇烈瘙癢,病因常常難以確定。
嬰兒濕疹有什麼症狀?
因為引起濕疹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,所以孩子的年齡不同、皮損的部位不同、生活的環境季節不同,濕疹的表現也是多樣性的,主要可分成三型:
(1) 脂溢型:三個月以內的小嬰兒,前額、頰部、眉間皮膚潮紅,覆有黃色油膩的痂,頭頂是厚厚的黃漿液性痂。以後,颏下,後頸,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、潮紅及滲出,我們稱為脂溢性濕疹。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。
(2) 滲出型:多見於3-6個月肥胖的嬰兒,兩頰可見對稱性米粒大小紅色丘疹,伴有小水疱及紅斑連成片狀,有破潰、滲出、結痂,特別癢以致搔抓出帶血跡的抓痕及鮮紅色濕爛面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泛發到全身,還可繼發感染。
(3) 干燥型:多見於6個月-1歲的小兒,表現為面部、四肢、軀干外側斑片狀密集小丘疹、紅腫,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,無滲出,我們又稱為干性濕疹。
其實,濕疹的分型並不是那麼絕對,以上的三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。
新生兒濕疹總體治療原則
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,如紅腫明顯,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,不可用油膏;紅斑、丘疹時可用洗劑、乳劑、泥膏、油劑等;呈水疱、糜爛者需用油劑;表現為鱗屑、結痂者用軟膏。
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,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。凡更換新藥前,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干淨。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塗擦,觀察效果,以決定是否使用。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。
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,只需局部用藥,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,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。